王先生对姜萍事件评论的补充说明(邮件对话见:https://wmyblog.site/html/155306037.html#0b7ee396664f58ec3cfc30295261b731 ;更详细的说明参见 《【心理】爲什麽事實與邏輯對群衆無效?》後註二):
我在節目裏談姜萍是應唐湘龍的要求,參見下面的對話。其實從一開始,我對報導的真實性就存疑,所以節目裏的分析刻意不依賴其為邏輯辯證根據,純粹拿來當作聯想性的話題引子。三個議題分別是男女智能差異、奧數在中學教育的應有地位、以及高考是唯一的公平升學標準,它們的正確性完全不受姜萍是否作弊所左右;唯一有邏輯因果的話題是對教育部的批評,但我一并提供了其他幾個無可質疑的證據,少掉姜萍一項也不影響結論。不過雖然邏輯主軸毫無問題,若是有各別字眼可以更正改進,歡迎讀者在微博討論。因受訪談格式以及時間壓力所限,我難以在這類節目中保持博客的嚴謹級別,以往口誤也非罕見,這次則理應明確宣佈已經考慮過事件真實性可疑,並解釋姜萍造假也不影響論證結果,請大家理解包涵。。
—-------------------------------------------------------------------------------------
唐湘龙 00:13 欢迎来到龙行天下,我是唐湘龙,来,今天星期五的时间,龙行天下的做客的来宾,固定的单元。那跟上个星期的张经义的对调,我再跟大家说明一下,那通常的第四个星期五是张经义的时间,那第三个星期五我力邀了王孟源,成为龙行天下能够分享一些知识领域里面的一些独特观点的来宾。但是这两个月因为都有一些的事情,尤其今天当王孟源和我在直播的线上的时候,我们在对话的时候,另外有一场非常精彩的全球关注的对话,是拜登跟川普之间的辩论的对话。所以在这个时间点,如果不关心拜登跟川普的,仍然愿意在龙行天下专注听王孟源讲话的,那铁定是那铁粉中的铁粉。好,现在人在美东的时间,距离拜登和川普并不算远的王孟源在线上。
王孟源 01:29 大家好,很荣幸再跟大家聊聊天。
唐湘龙 01:32 好,你说。
王孟源 01:36 这个月刚好是我开始写博客成为公众人物的十周年纪念。我的读者之中有很多志愿帮忙的人,其中贡献最大的一位是 Huang Taizi,他的名字就叫 Huang Taizi。
唐湘龙 01:58 哈哈哈,那王孟源不就是皇帝了吗?
王孟源 02:05 他刚好就请我写一篇序文,所以我最近这几个礼拜就有很多沉淀,回顾自己过去这十年的经验,所以今天就没有什么特定的讨论。而且刚好四天前,我已经上了一个座谈会——这是每一个季都有的座谈会——所以该谈的时事都在那里谈了。
你刚刚提到今天的这个 Biden 和 Trump 的辩论,其实我本来就不是时事的评论员。我是一个学者,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我探讨的是社会的、世界的真相,我并不是评论热门新闻的人。像 Biden 跟 Trump 竞选这件事情,三年前他们有通胀危机的时候我就说:除非 Biden 的奥步(闽南语:烂招)能够成功的话,Trump 一定会当选。两年前在你的节目上你也问过,我也是同样地说:民主党一定会奥步齐出,但是除非这些奥步成功的话,Trump 一定会当选。一年前我也是这么说的,现在我还是只能这么说,既然三年前就已经精准预见,而且完全不需要修改,那现在也就不需要去看他们这个实时发生的新闻。因为你了解深度的脉络以后,你应该是有能力做出正确预测的,而不是被动地在事后当事后诸葛亮来做反应。
我今天谈的就是会在这方面再深入地谈,不过我想因为你在电邮里面问到姜萍的事情,就是那个中专的女数学天才的事情。我刚好跟她有一些共通点,所以我先回顾我自己的...
唐湘龙 04:18 哈哈哈,好,这都是我想听的。因为我坦白讲,就我不知道我们有多少朋友有在留意姜萍这个事件,在大陆的就是,不能说科研的单位,就是说在所有科学教育体系里面来讲,最近的讨论度很高,因为它的成长背景很,它真的是来自于一个江苏的,很穷困的,就说农村的家庭,父亲也没有受什么教育,那母亲基本上也没有受什么教育,所以她穷困到就是说她其实成绩可以上了普通高中,但是她仍然选的就是职业科了,等于是我们的职科一样就选择了中专。
好,但是一般在大陆的体系里面来讲,你想这种的中专生,大家就是反正不讳言,大概就是在这整个升学体系里面精英培养当中被放弃的一群。好,但是姜萍却在参加阿里巴巴的这个,就是说数学竞赛的时候她报名,然后她参与,他拿到了比他老师更好的成绩,而且她拿到了 12 名啊。当然这个比赛是怎样的一个比赛?这比赛的客观度,然后她的测验出来鉴别度有多高?坦白讲我不了解,但是我知道它的知名度是很高的。那全世界参与的人都很多。好,那因为数学毕竟是跨时空、跨语种的语言,所以大家可以参与的情况都很踊跃。好,那她呢,初选的时候拿到了第 12 名,好,进入到了决赛。那现在决赛也比完了,我看了一下新闻,决赛的揭晓成绩,揭晓成大概会在 8 月份。
可是这段时间因为姜萍女生、中专生...两个,第一个女生,第二个中专生、12 名、数学这几个元素摆在一起之后,舆论场有关她的讨论其实很多炸了锅,正反两面的意见都很多。就是基本上不相信有一个中专生,有一个中专的女生是有可能在数学当中表现出这么的原生地这种的数学的直觉的能力,就不相信中专生里面有天才。所以我在,我就是跟王孟源我就主动说你可不可聊一下?因为王孟源是我认识的里面的唯一的天才儿童。好,王孟源说吧。
求学经历
王孟源 06:38 好,我先讲讲我自己的出生,其实跟她有点像。我出生一个不能说是贫困,但是勉勉强强算小康、家在农村的环境。我记得我小时候隔壁 20 公尺就是猪圈,我小时候无聊的时候就是在那灌xxx,大陆的读者可能不晓得那是什么意思,那就是灌蟋蟀。
唐湘龙 07:05 拿水灌蟋蟀,让蟋蟀跑出来之后抓来玩的。
王孟源 07:08 不不不,我灌蟋蟀是为了要喂鸡喂鸭。
唐湘龙 07:13 这样啊。
王孟源 07:15 然后还要割草,喂兔子。所以我上小学中学从来没有进过补习班,一路都是公立学校。然后我在高中的时候进了台中一中。大陆读者可能不晓得台中一中是怎么回事。台湾有 4 所顶尖的男子高中,其中台中一中是其中的一个,北部是建国中学,中部是台中一中,南部有台南一中跟高雄中学。
唐湘龙 07:52 所以他是中部最好的。
王孟源 07:52 对,中部最好的。那我出生台南农村,我为什么会到台中去念高中呢?是因为我们台南的家,台南县农村的家距离台南市太远了,我没办法通勤,所以我的祖父那时候还住在台中市区,距离台中一中不远,所以他就说那你不要去念台南一中了,你来念台中一中好了。所以我就跟我祖父母住了三年。我在高三的时候参加台湾的奥数竞赛,我是那一年的台湾第一名,所以这个讲到姜萍这件事情我是很有感触。
唐湘龙 08:42 继续,我很想听,快点。
王孟源 08:46 然后得了奥数冠军之后,接下来就是准备联考。那时候的联考还分甲、乙、丙、丁四组。我想跟你一样,那个教改好像就是从我那一年开始的。我们有六次模拟考,我是甲组理工科的,然后六次模拟考,我每一次都是全校第一。而且 600 分满分嘛,一般以前联考的第一名应该都是五百三十几,五百四十几就是榜首。但是我每一次模拟考都超过平常的榜首的水准,就是比第二名要高二三十分啊。所以最近有人在问说这种联考或者高考的第一名算不算是状元?当然不算是状元。因为状元是天下第一,这种省的或市的第一名应该叫做解元,就是乡试的第一,语言考试的第一名。事实上因为你分甲、乙、丙、丁四组,所以文科的榜首其实不算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真正联考竞争最激烈的是甲组跟丙组,就是甲组是理工科,然后丙组是医科。所以甲组跟丙组的榜首才算是可以角逐解元的这个头衔。不过高三的时候我不是在考虑当榜首的问题,我是在考虑要打破纪录要打破多少的问题。
唐湘龙 10:33 我这还没有听你炫耀过这段,好,就继续讲,快。
王孟源 10:43 后来我就没有考,因为刚好那一年,我说刚好我那一年啊,1983 年,是台湾开始教改的那一年。他们就开始选拔资优保送,就是不用考试。那时候我还考虑了一下,说要不要为了虚荣去把它破一个记录,后来想一想算了。因为那时候联考里面还有三民主义,其实我扣了那些分, 600 分满分嘛,那时候被扣 50 分左右,其实很多是来自于三民主义那种科目。
唐湘龙 11:19 一个政治思想教育。
王孟源 11:21 对,政治思想教育。而且这个政治思想教育还不像大陆的,因为他们那个是基于很深刻的对资本主义的批评——就是来自那个《资本论》,所以至少还有些东西。三民主义...你知道台湾 40 年前的那个三民主义课,它刚好跟我所学的科学分析的精神相反,科学的精神的分析是讲究实质,而不在乎你的名称。但是三民主义因为它都是空洞的,所以它考的就是要你背诵课文,而且它的测验的题目都是——民生是国家的要素还施政重点?课文里面如果是施政重点,然后你选要素的话就是错了,对不对?
唐湘龙 12:18 我同意。我经过这个过程。
王孟源 12:23 科学分析刚好相反。科学分析你第一步就是要忽略这些字面上的差别,然后揪出它里面真正的意思,所以对我来说是相对很痛苦的事情。那我后来有这个机会,我就跳过了,然后进了大学。我想两年前我刚开始上节目的时候,你还跟我的同学聊过天,那时候你拿这个事来问我,就是后来我进了清华物理——这是 40 年前的清华物理系。那时候我刚刚说过:教改才刚刚开始,还没有什么影响,所以没有什么快乐教育,所以学生都还是以学业为重,而且都还是以学习为本,尊重知识,尊重逻辑,尊重科学,尊重事实,所以那个时候学生的水准其实不错。而且我那一届刚好是在清华物理,前后来说都是相对人才比较多的一届。
可是很不幸的,这一届由留下来做物理的人很少,大部门都转半导体,转工或者是转商。原因是我们教物理的——我们一进去教物理的老师也是比我们早一代的天骄啊——就是刚刚从 Berkeley 回国教书,所以他带回来美国的那一套教学的经验,他其中有一点就是所谓的 Grading by the curve,就是照分布来给分数。这个的意思就是说,他给你考试的时候不是你拿 80 分,你的最后就用这个来(作为最终成绩)。而是他预先说,班上的前 1/4 就可以拿 A,再 1/4 可以拿 A -,然后再 1/4 可以拿 B,然后最后 1/4 可能拿 C 或 D,或者被 Down 掉,这种叫做 Grading by the curve。因为是这样子,所以那个考试的分数不太重要,所以他就为了能够真正分辨你的程度,他故意出很难的题目,他原本就预期是 50 分以上才能够拿 A——不是 50 分及格, 50 分以上拿A。后来考出来以后全班有三个人超过 60 分。但是他这个时候要 Grading by the curve 的时候就很尴尬,因为我得了满分,因为我都是得满分的。就是我得 100 分,然后第二名是六十几分出头,这样子。
唐湘龙 15:17 好厉害。好,继续你继续讲继续讲。天呐真是。
王孟源 15:24 然后我后来到大二、大三的时候,因为我还是住宿舍,因为那时候大家都住宿舍,所以同学们有什么作业遇到很困难的问题,或者考试准备的时候,我在那边看电视的时候,他们会来找我问这些问题。这都不是我自己讲的,因为都是事后,我最近这几年回去,找同学相聚的时候,他们跟我讲的时候,他们当年有多么的痛苦,多么痛恨我。
唐湘龙 15:56 那时候我在生活在王孟源的阴影下面。
王孟源 15:59 对。你看他就是说:我坐那边看电视,然后他们把他们的这个题目在那边绞尽脑汁几个钟头或者是一个周末,然后最后终于忍不住拿来找我,然后我看了一下 10 秒钟之后说——不是给解答,我第一句话一定说这个太简单了——然后我把解答给他。我那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个,我现在也不记得,但是他们是这么跟我说的。就是我那时候的第一句话一定是:这个太简单了。所以就这样子,我把清华物理系很多同一届的人才都给吓跑了。但是我听了他们的抱怨以后,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因为事实上物理已经是一个僵死的学科,我进的高能物理是已经死透的学科,所以其实我是拯救了他们生涯。就是说我有同班同学现在是在台积电当厂长,但这不是因为我的关系才拯救了他的生涯嘛?对不对?
唐湘龙 17:07 让他放弃了高能物理。
奥数和女性
王孟源 17:11 对不对?所以回过头来看,我自己经历了什么?我自己经历了奥数,我自己经历了跳过联考或者大陆叫做高考,资优班。这两件事情对姜萍都有相关。
第一个,一年前有人在我的博客问我说那些除了高考以外另外的加减分的那些资历,或者是竞赛的结果,我那时候就说这些全都是美国人玩快乐教育的同时,拿来为上流社会或者是富豪子弟保送的。因为你想想看骑马、韵律体操、划船、斗剑或者是 squash (壁球)这种东西,你贫困子弟怎么可能会碰得到?当然对不对,但是他们就可以拿这种来做体育加分。美国的体育加分其实是:一方面,因为他们的校级竞赛赚钱很多,所以需要枪手;但是更重要的是用这个来掩护,怎么样来给富豪子弟加分,然后收这些(钱)。
唯一的例外就是奥数,因为奥数... 第二个可能例外是那个计算机编程的竞赛(注:即信息学竞赛)。因为奥数这个东西是有绝对性的,第一个关卡就是你要必须要智商 145 以上。 145 是什么意思呢?是 3 个标准差,距离中等的 100 有三个标准差。智商每 15 点是一个标准差, 3 个标准差的意思就代表每 600 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超过这个(标准)。一个中学同一年里面很可能就是有大约 600 人,台中一中有大概 2 倍,一千多人,一千出头。所以在台中一中同一年,照理说应该有 2 个超过 145 的。但是像台湾这种,因为高中就已经先需要一次联考,所以已经选拔过了。所以台中一中已经是整个中区 10 万个考生里面选拔。所以你这样地简单地算一下,你就可以知道台中一中应该有 100 多个超过 145 的,智商超过 140 的学生。姜萍我认为她就是智商达到 145。(先生对这段话的补充:事實上,從上下文可以明顯看出,我的意思並不是智商“高達”145,而是智商“只需要”145,所以普通高中就有會一兩個,精英高中可能上百;換句話説,不是褒獎,而是帶著輕微的貶義。见链接 https://wmyblog.site/html/124083467.html)
男女之间是有差别的。这个在美国现在你不能够讲这句话,你就会被失业。这包括十几年前,当时 Larry Summers——就是以前对克林顿时的财政部长——他后来退休以后,退下来以后去哈佛当校长,然后他就是在演讲的时候讲到说男女的脑力结脑结构有点不一样,所以专长不一样。就这么一句话,他就被开除了。事实上因为我们的脑也是演化出来的,在绝大多数的演化过程中,就是在最近这 100 万年里面,人类主要是一个游猎社会。所以男性主要是猎人,女性主要是采集像是草莓这种东西或者坚果这样的。它并不是一个父系或者母系的社会,就是相对平等的,因为它的那个部族很小,就是一个核心家庭,再加上可能是三代同堂的一个核心家庭,十几个、二十个人,所以没有所谓的父系、母系,完全就是一个家庭里面分工。
这个父系社会其实是农业社会开展以后有了财产这个观念。你先有土地才有财产的观念,然后才演化出父系社会为主的人类社会。你想想看,农业是 12 万年才开始,不对不对,是 1 万年前。对不起,ten thousand,英文转成中文都转错了。1 万年前的时候人类才进入农业社会,所以这个父系社会其实只有一万年的历史,所以在 1 万年之前到 100 万年之前,人类其实是性别平等,但是有差异,因为有分工。男人,如果是猎人的话,你就不能够迷路,因为你追着那个猎物要走很远,然后要找回你家。然后围猎的时候可能是围猎像猛犸象这种很危险的东西,你这个事先要有计划,要有服从性。这些都是男人的特性。但是女人的话,因为她们是留守在家里面,所以她们就比较有社会性,而且比较有机会聊天。你在游猎的时候当然不能够一直讲话,你这个计划好了以后分工下去以后,大家就是静静地往前去谋略。所以男性趋向于空间比较强,空间概念比较强,因为他必须要找回家;他必须要有逻辑比较强,因为必须要计划围猎一个大型猎物,减少伤亡;你必须要有服从性,你看看军队里面就是这样子,这个也是因为游猎的需求。女性则强在语文。
所以我们说这个社会里面一般认为奥数这种也是男生的事情,这其实是有演化的基础的。这是一个事实,这并不是一个后天的社会现象,这是一个先天的生理现象。当然后天因为习以为常,后天会把它正面反馈加强这个作用。我们作为一个现代社会,这个现代工业社会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我们又恢复到游猎时代男女分工。同时,都有同等、同一个级别的经济贡献。在农业社会里面,男人明显的贡献的更多,因为你去耕牛或者是保卫财产的时候是男人主导。我们在过去的这 50 年到 100 年之后,我们的经济又进步到一个第三代的工业社会,以后男女就又有同等贡献。这个时候,我刚刚说的那个后天加成的因素是有排除的必要,但是你不能够在排除的时候把先天差异就抹杀掉了,这个就是美国现在这个白左矫枉过正的一个特点。我待会还会再谈这件事情,如果有时间的话。
唐湘龙 25:10 没问题,你继续。
王孟源 25:11 我其实从哈佛毕业以后转金融,头十年很忙,而且要学很多新的东西,金融跟经济。我等于是重修了经济...自修了经济的博士,经济或者金融的博士。但是在十年之后,我已经变成世界一流的专家了。那时候我就有空的时候。刚好年纪也大了,然后我的思考速度也慢了,我就觉想要把它再训练回来,这时候我就把以前的奥数拿出来,然后再重新地做,做了十年——然后到这是 20 年前。然后做了大概 10 年,然后大概 10 年前,我觉得这些高中的题目实在是有点幼稚,而且能做的题大概都做过了,所以做过好几次。我后来就大概在 10 年前转为做大学程度的题,就是美国叫做 Putnam Competition,就相当于高中的奥数,然后还有 MIT 有一个很有名的 Integration Bee,就是积分的竞赛。我最近这 10 年在做这些题目。其实最近我的工作效率不太高,就是因为一个月前我发现了一个新的网站,它每天都会有大概 10 个新的题目,而且这个题目都写得很好,所以我就迷了,所以一天都花五六个小时来做这些题,工作效率就下去了。不过我想我提这一点是因为我自认在脑力这方面,我自认是相当于运动员一样。运动员的话他们也必须要去进健身房,然后锻炼。他们锻炼并不是要参加健美比赛,而是要保证持肌肉强度。同样的,我们这些靠智力吃饭的人也是必须要保持我们的智力强度,奥数这种东西就是很好。
我刚刚说奥数这个东西是真的,你没办法作弊。你要能够在里面得好的分数,第一个条件就是你的智商要到 145 以上。第二个条件就是...在 90 年代、80 年代之前,那个时候还没有互联网,所以我记得我那个时候因为是乡下来的,我连一本任何奥数的旧题目我都没有看过。我的数学的做题完全就是自己买普通的数学参考书来自己思考,自己做的。但是到了 90 年代,然后 21 世纪之后,他们就开始钻牛角尖了。尤其是等到中国跟印度的学生也加入之后,那个牛角尖钻的很快。就是过去这 20 年的奥数题目真的是很冷僻,就是你不再是光是聪明就能够做得出来。你必须要背一大堆的定理跟引理,就变成跟三民主义差不多了。
所以姜萍要成功,第一个她智商很高,第二个她有一个教练帮他收这些训练的题材。我 10 年前从奥数转到做这个大学程度的问题,也有部分是因为这样子。就是那些老的题目我已经做过不知道多少遍了,那些新的题目我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因为都是需要很特定的定理跟引理,所以我就改做其他的题目。那所以姜萍这件事情从个人的层次来看,我认为她的确是很有才华的。那我刚刚也提过,女性的确是比较少有的在数学里面杰出的,所以在这一点上面她是更为罕见。但是我必须要提到我刚刚提的那个男女的差别,这个差别的程度远远小于个体之间的差别。所以你说男孩子平均起来是不是比女孩子数学更好?是。但是数学很好的女孩子是不是可能即使在男孩子中都是顶尖?可能,有可能。去年国际奥数竞赛的第一名就是一个女孩,这完全是可能的啊。
那为什么姜萍会是调到中专呢?这个是我要讲的第二点,我在小的时候非常的幸运,那个时候一切都是只看联考,没有什么推荐信,没有什么私人关系之类。
唐湘龙 30:49 个人关系不重要。
王孟源 30:52 对,所以我一个贫苦的学生从来没有上过补习班,我一样可以一路升学 20 年。但是那个保送其实就是台湾升学管道的第一个终南捷径。所以这是很反讽的,刚好我就碰到了第一个终南捷径。姜萍现在会是中专,我觉得大陆舆论界应该反省的是,这样的一个人才为什么会落在中专?这代表过去 20 年中国的教育部所做的教育改革,其实是加强了贫富不均、阶级固化的作用。就是这些升学我刚刚提过,我对联考里面的出题并不是完全满意,像我对三民主义的题目就非常的痛恨。但是它至少是公平的,它没有更好的替代。任何其他的替代,什么推荐信都是引入社会阶级玩弄手段的一个空间、空档。所以像姜萍这样的学生应该是拿奖学金进高中,然后进清华或北大,结果没有,她上了中专。这代表中国教育系统的失败。
当然中国的教育部我一直都说是他们国务院里面最大的毒瘤。他们甚至出的娄子大到什么地步?十几年前新疆回族的动乱,其实是因为教育部公审的教科书里面就鼓吹。你自己教育部发的教科书鼓吹,你说这有多离谱?如果是这样子,结果他去搞一大堆升学改革,然后排斥贫苦学生。加剧阶级固化,这其实就没有什么太奇怪了,对不对?所以,这件事我评论到这里。刚好时间过了一半,可以讲第二题。
博客的目标
第二题目就是我刚刚讲我十周年反省,我想谈谈我的博客。其实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我讨论世界的真相,然后给出相对的政策建议,这个并不是面对群众。我的志向是把这些分析跟对策设法传到执政者的耳朵里面,可能是间接的,可能是直接的。但是我博客是不是有面对群众的功能呢?有,这是第二个功能。第二个功能就是教育,尤其是教育逻辑辩证。我觉得我是第一个——至少我自己是自创的——用科学逻辑方法把它提纯之后用在社会科学现象的一个人。
先讲一讲刚刚的那个世界真相。所以请大家不要把我的博客跟其他新闻性的节目做对比。我虽然上你的节目,但是因为我是独一份的,我又懒得自己搞视频,所以借用你的平台,借用既有的新闻平台。但是我不是新闻界的人,我的志向也不是,也跟新闻界或者政论界格格不入。
唐湘龙 35:13 没错,再三跟我的听众、观众我都在说明,就是说王孟源在这个栏目当中的特殊性。他不是为了做日常的新闻整理跟评论来的。
王孟源 35:25 你光看一点就知道。我的博客... 你刚进我博客第一个《读者须知》里面第一条的要求就是你必须要把整个博客读完,去读旧文。你任何做新闻的会在乎 10 年前你写的文章吗?不会啊。你那个做政论的,三年前、五年前做的预测全都是错的。他们自己要把它隐藏起来都还来不及,他会鼓励读者去?不会,不可能。你光凭这一点就知道这个独一份,因为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其他的博客或者是评论员会鼓励读者去看自己 5 年、10 年前的文章,保存的好好的就在那里。所以大家要了解,我能够做出这个要求,其实是不光是因为自信,而且是我这个分析的特殊性的直接结果。这个特殊性是不是因为我是王孟源?不是。因为这个分析是根据人类智能最高层次的【逻辑】来做出来的。就是科学方法...科学过去 400 多年总结出来的现代科学方法跟原则跟精神来做出来的,真正能够领会到这一点的才是我博客的目标读者。我上这个节目主要的任务之一是怕这些潜在的教育对象他没有听过我的博客,所以我借你的平台来做一个广告,这是我的用意之一。
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博客。我在博客里面讨论的世界的真相。世界的真相当然是因为真相很重要,当然是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谎话,为什么呢?工业社会里面人跟人挤在一起,阶级层次非常的繁杂,那这个时候你对于一般的群众,因为大家分工很细,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对所有的专业有完整的理解,这个时候你大多数的行动的,如果掌权的,尤其是像美国这种社会,这种资本主义社会,幕后掌权的这些富豪跟政要,他们要能够侵占公益,很简单地侵占公益的话,他们就必须要欺瞒群众。其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常常地看见,你只要有阶级利益,整个阶级就会统一口径,一致对外。比如说明朝的时候那个党争,他们就说阉党治贪污腐败,祸国殃民。但是其实东林党是好吗?他们腐败得更厉害。但是他们就要制造舆论,这个舆论制造的有多成功,连崇祯皇帝都信了。他以为他上台以后把魏忠贤干掉,你这个国家就会好了,结果反而是把一些虽然贪腐但是还能够办事的官吏都办倒了,然后清兵就很快就入关了。就在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例子。
现代的社会,尤其是从国际的观点来看,有三个最大的谎言。我的博客讨论世界真相,当然是择重要的来讨论。所以这三个最大的谎言也是我反驳的重点。第一个就是美国帝国的真相,美国帝国主义的真相;第二个是经济、金融运作,美式经济金融其实是一种国际性的剥削;那么第三个是美国还有中国很多的假科技突破,在资本市场割韭菜这个诈骗的真相。你可以看到这三个都是对人类社会有极大的危害的。
大家也许觉得科技诈骗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我上个月看到中国有一个做蓝光 LED 的人。蓝光 LED 是一个很大的科技突破,是日本人做的,然后他得了诺贝尔奖,他一个工程师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你可以知道这有多重要。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的 LED,包括你的 LED 电视什么的,如果没有蓝光的话,他就没有办法导出白光。没有办法导出白光的话,就没有办法做电视或者做显示屏,就没有...你现在拿起来随便一个电脑、一个手机、一个电视里面,都是蓝光 LED。然后你如果有灯泡的话,里面也是以蓝光 LED 为主,你可以想象这个有对人类社会有多么的重要。30 多年前日本人做的,后来美国人开发了新的一条技术路线,所以美国人有他们自己独立的技术、产业技术可以竞争。中国在最近这十年才开发了第三条技术路线,所以可以用中国的产能,用中国的价格来对世界销售,你知道这有多重要吗?所有的手机——手机也许没有,因为现在手机是用的是 OLED,不是这种普通的LED——但是像电视还有灯泡这种东西,非洲或者其他贫苦的第三世界国家,他们要能够买得起的话,只有中国自己生产的,自己有知识产权的才可能买得起。那种日本跟美国厂商生产的或者是授权的,这个价格下不来,以后人类世界比较贫穷的那一半就买不起。所以现在人类世界比较贫苦的那一半能够用得起这些新产品,这个人居功甚伟,虽然他不是第一个发明的,甚至不是第二个发明的,他是第三个技术路线,重复了一个功能。一个人的贡献对人类的贡献极大,但是我跟你保证全中国说听过他名字的不到 0.01%,为什么?但是中科大那个潘建伟用假的量子科技不但骗了公费,而且在股市收割了几百亿、几千亿。他的民意、名声却是大到极点。一个对人类真正有几万亿贡献的,大家都没听过,一个对人类是有负贡献的,在股市割韭菜割了好几次的却是享誉全国的所谓科学家,这样的科学发展、科技发展会是健康的吗?一想就知道不可能,所以有必要揭发这种真相。
早年的时候我谈美国霸权的真相的时候,在华语世界是非常孤独的。后来慢慢地有人加入。我刚刚提到 4 天前我参加一个座谈会,那个座谈会以前总是会有亲美的学者来抱怨,说我们这些揭穿真相的人别有用心,但是这一次刚好一来的几个都是很痛恨美国的殖民帝国的,有的骂的比我还厉害,所以我想这件事基本上已经普及了。事实上也是在 2017 年之后——我从 2014 年开始谈美国的真相,前 4 年有几乎一半的文章在谈这件事情,但是到了 2017 年、 2018 年之后,其实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中国的决策层已经觉醒。为什么?有两个因素。第一个,王沪宁跟习近平他们早就知道这个真相。王沪宁在 1988 年到美国去访查了一段时间,回来以后写了一篇报告(注:即《美国反对美国》),说美国这个不能够抄,它有很大的问题。这个先见是非常了不起。然后你看习近平,他在上台之前,他还是副主席的时候,大概在 2010 年左右,他曾经有一个访谈,他说:我们中国人又不抢,又不骗你们美国人那边骂个什么劲儿啊?(注: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 2009 年 2 月 11 日在墨西哥会见华侨时说:“有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外国人,对我们的事情指手画脚。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当然他不是用这些词,他写很长的一段文章,但是基本上他的意思就是这样的,所以他知道美国人这些是双标,是虚假的。但为什么他 2012 年上台之后,一直到 2017 年、 2018 年之后,中国的外交战略才慢慢的强硬起来?所以因为中高层有太多崇美的官员,所以才会有所谓的中美夫妻论。
智库评论炸馆事件缺乏证据
我不敢说我有什么功劳,因为真正推动中国在外交战略上得到正确认知,然后有政策转向的,第一个最重要的是 Trump 的那些政策撕破脸了以后,习近平跟王沪宁的观点就能够压倒其他人。然后慢慢地这个再传播出去,连中层的官员也都可以接受。但是我要强调的一点是,大家要小心,你不要过犹不及,你不能够把美国没做的事情也都把它摁在他头上。
我先谈第一个,不及,就是美国人明明做过的事情你不能够替他洗白,但是美国人没做的事情你不能够替他抹黑,我这里给你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上个月是南斯拉夫炸馆事件 25 周年,结果观察者网就刊登了一篇智库的文章,智库的文章说有关南斯拉夫炸馆事件的阴谋论可休也。什么阴谋论?就是这是美国故意炸的。刚好 10 年前我有写过一篇文章。所以我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知道知道的非常清楚。这一件事情绝对是美国故意的,但是这个智库的文章就很空泛地把这些所谓的阴谋论骂了一顿,他也提不出正面的证据,也没办法否决,也不提我们这些我们反方的证据。然后就是说你们不能够抹黑一个国家。
我觉得很可笑,你要研究这个事情的真相,做科学论证的真相,第一个是要找事实证据,对不对?炸馆事件中国纯粹是被动的受害者,所以没有什么事实证据可以记得。这件事实证据要从美方来找。我问你,你觉得美国能提供的证据,第一个最重要的是什么?美国自己的调查报告,对不对?你美国人自己的调查报告你总要读过以后你才能够写这些文章。美国人有没有写调查报告?有。25 年前,他们那时候美国还没有完全腐化,仇中还没有撕破脸,那时候他们有国会听证。
所以这两个作者如果有看过国会听证的报告,他不可能写出这种结论来,为什么?国会听证里面有好多很有趣的细节,我只提其中一点。这一点是轰炸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事情,不是美国空军决定的,也不是北约空军决定的,而是 CIA 发公文要求的。整场南斯拉夫战争中,美国轰炸了上千次,投了几千枚炸弹,CIA 做了几次要求?猜猜 CIA 做了几次要求?其中有多少次是 CIA 做的要求?有多少次是美国或者北约空军做的?你猜猜看。 CIA 只做了 1 次要求,就是这次。你说这有可能是刚好就误炸了, CIA 就只做了——整场战争几千个轰炸——只有 CIA 只发公文要求炸了一次。给了这个坐标,然后你说这可能是误炸了,对不对?
我觉得如果是美国的高中生,我是高中老师,我给那个美国的高中生,然后叫他们写一篇论文来研究这个程度,比较稍微像样的学生都会去找国会听证来看。中国的所谓智库连国会听证的报告都不看就自说自话,然后能够登到全国性的报纸上面,观察者网上面。这个我猜是由哪一个精美的智库所长,看不下去了洗白,他就交代手底下两个年轻的学者,说你们写一篇洗白的文章,然后他打电话给观察者网的总编说,这篇文章请你们登一下,然后就这样就登出来了。又一次中国的人情社会的腐败现象。
张维为关于中西医文章的四个层次错误
但是我更担心的是新闻界跟学术界的腐败,为什么?网民没有社会责任,有社会责任的只有新闻界、还有学术界、还有政界。所以比如说我在这边讲批评中医造成很大的反弹,但是你看我的博客 300 多篇文章,有没有一篇文章去批评中医?没有,只有在留言里面这样一笔带过。我从来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去批评中医,为什么?因为中医不值得批评。为什么不值得批评?首先你个人要用中医是你个人的自由,对不对。我认为连吸烟的人,他们要觉得吸烟是值得的,值得那个健康代价或者否认有健康代价,这都是他个人的自由,我没有权利去干扰他们,对不对?
至于市场的运作,产业他们炒作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谋获利,这个事实上比起化妆品或者是保养品产业还要正当,为什么?因为你那个大部分的皮肤保养品是一点用都没有,而买皮肤保养品的消费者是真正希望你的皮肤能够品那个体质能够改善的。事实上是不可能做到,大部分的皮肤保养品除了 Moisture 跟 Sunscreen 之外都是没有用的,都是安慰性的。但是安慰性在中医很重要。人类的心理跟生理是有很强的关系的,所以我们的生理是不是真的健康其实很受心理的影响。所以医药里面,医药的治疗效果里面有将近一半是所谓的安慰剂效应,而中药就是最完美的安慰剂,它是真正能够促进你健康的。不是通过一个生理作用来让你健康,而是通过心理作用来让你健康。因为我们在这个文化里面,我们普遍地相信中医。所以这种东西虽然它不是真实的生理作用,但是它是有真正的心理作用,它是有真正能够让... 医疗的最终作用不是就是更健康、更快乐吗?你如果觉得像是痛或者是酸这种东西,你如果因为心理没有感觉到,跟你真正生理把它隔绝掉有什么差别?没有,都是一样的治疗。对不对?中医本来在 100 年前或者更早,原本是有很多有毒的东西,像是重金属或生物碱这些的,但是在过去这 50 年通通被排除了。现在的中医基本上就是安慰剂,而且是很安全的安慰剂,所以比那个香烟这种东西要好多了。香烟是真的有含瘾,上瘾以后要折寿 10 年,你知道吗?
所以我刚刚说过,第一个,个人有自由选用这些东西,是选用消费品;第二个,消费性产业。中医是一个很特别的消费性产业,就是它虽然没有广告里面所讲的那个细节,那种治疗效应,但是它有心理引发的这个治疗效用,而这个心理引发的治疗效用本身就是依赖于谎言,所以它这种是所谓的小撒谎和大实话。细节他说:我这个能够治疗是因为它有药效,这个是小撒谎;但是它能够——你如果相信这个谎言的话,就会有疗效,这个叫做大实话。
现在 Trump 跟 Biden 竞选,Trump 他本身是一个 Habitual Liar,他是一个习惯性的撒谎者,但是他就是小撒谎大实话,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支持。大实话是什么?他讲那个美国建制派跟主流媒体的那些人在撒谎,是在侵占公益,所以他个人的私德很糟糕,但是还会有这么多的支持者。那些支持者不知道他的私德很糟糕吗?知道,他离婚过三次,对不对?
唐湘龙 57:26 当然知道。
王孟源 57:28 所以...但是上个礼拜我看到张维为他写了一篇文章也刊在观察者网,说这个中西医的争论是美国宣传的结果,这个我就很受不了。他有四个层次的错误。
第一个,我刚刚讲科学方法是什么?逻辑论证。逻辑论证第一个是你要讲事实基础,然后这个事实必须要有逻辑的结果来导致你的结论,不能够空口说白话做结论。不能够空口说白话做结论其实是科学方法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则,但是很少人知道。我刚刚批评中国的教育部是最大的毒瘤这个问题之一,除了他们这个阶级的问题,除了疆独的问题,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不教逻辑。中国古代的士人并不是学中文的,中国古代的士人是全科教育,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项目是逻辑。事实上所谓的策论,你越是乡试、会试、殿试,越是上面,策论越重要,八股文越不重要。策论就是考逻辑。但是你看现在文科的那些联考、高考,它们有没有任何扯到逻辑的东西?没有。高中生不管你是自然科学、理工科、医科或者是社科甚至文艺科,都应该要求逻辑,其中以社科最为重要。
而逻辑里面有一个,我刚刚讲到,逻辑里面有个很重要原则叫做 Russell’s Teapot。Russell 是Bertrend Russell, 100 年前的英国哲学家。他也是一个全科的人,他所谓的 Polymath 都是全科的。我自己也觉得我是一个全科的人,Polymath。他是一个逻辑学家,他是一个数学家,他自己一个文学家,他是一个哲学家。但是他提出一个 Russell’s Teapot,这个原则是什么?你不能够空口否定别人的论断,而不提出自己支持自己论断的正面证据。他举一个证据,假如有一个人说:在火星轨道上面有一个中国茶壶漂浮在火星轨道。这种东西你能够胡说八道,然后等别人来给你证伪吗?科学不是只有证伪,你光是提起一个话题,本身就要提起话题的人必须要提出正面证据。你没有证据说有一个茶壶在那边漂浮在火星轨道上,别人根本就不需要理你,而且不应该理你。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话题有无限多个,我们讨论的精力是有限的。搜证去证伪的精力跟经济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你高兴提一个话题(唐湘龙:我就需要跟着你)。所以 Russell’s Teapot 的原则就是:你提出一个论点之前,你不能够要求别人来证伪你的论点。你必须要先证实自己的论点,才有资格来谈这件问题。这一个标准当然我们不能够要求网民来做,但是我对新闻跟学者有这个要求。新闻从业跟这个学者,因为他们是影响舆论,影响公益,所以我没有一篇博文讨论过中医,但是我有一篇博文讨论过观察者网的编辑,军事编辑席亚洲,因为他的态度不对。因为他不讲科学论证,所以这个标准是不一样的。
张维为他出名是什么呢?就是大概五六年前他开始出名,就是他开始批评美国有什么邪恶,这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变成很有名的“赢专家”,就是不管国际上出了什么事情,都是中国。三赢,三次,中国赢三次。你说这种东西有意义吗?你完全就是空口说白话。胡说八道。
两个月前我说过,李克强在任的时候很积极地收集底下上来的意见,但是李强上任以后就回归以往的常态,就是基本不管中国的智库,有什么事情他们自己想清楚。你说李强不对吗?我觉得李强很对啊。李强是非常的……逻辑性很高,因为中国智库就是像张维为这样的人呐。(唐湘龙:
大陆很红)阿谀奉承,然后歌功颂德,这种在中国古代叫做什么?叫做佞臣,你一个明君会想要去听佞臣吗?不会嘛,对不对?你想想看李世民讲以史为鉴、以人为鉴这些,这种态度才是对的嘛。李强不太在乎中国智库的谏言,原问题不出在李强,而是出在中国的智库。
我刚刚讲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他空口白话,没有提出任何的论证证据,为什么?因为你要谈中医的药效这件事情,最重要的个人经验算不算?但是我刚刚讲到有安慰剂效应。有统计噪音效应。这个早就已经否决了你个人的经验,所以任何一个要加入这个话题的人,必须要先解答安慰剂效应,先解答统计噪音的问题。你不解答这个问题,你就是没有提出新的证据,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我刚刚讲的,你学者是有社会影响力的,是公共人物,你是有社会责任的,你不能够胡说八道。网民可以胡说八道,学者不能够胡说八道。
第三点就是我刚刚也提到的,中美的斗争博弈理念,中国认清美国的手段重不重要?非常重要,因为你要见招拆招,对不对?我的博客里面所推荐的对策都是战略保守,也就是大战略是要维持中国发展的势头,重点是发展,内部发展。你的战略目标是要能够继续的崛起增强,战术的目标是要灵活地争取利益,减低损失,然后能够不影响你自己的内部发展,对不对?你在战术的时候如果连对方的手段都没有看清楚,你怎么可能做出正确的对应呢,对不对?你把这么重要的事情拿扯到中西医的问题上,明明是一个科学真假的问题。你扯到战略斗争上面,莫名其妙地扯到战略斗争,你不只是混淆真假,你也是阻挠国家作出正确的外交策略对应。因为你这样就看不清楚美国真正在什么地方出手,你这些出手的细节看不清楚的话,你就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出手,他们出手的原则是什么。
他这个评论的第四个错误,第四个问题就是我刚刚讲的拉低行业水平。中国的智库我刚刚给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南斯拉夫炸馆,一个是张维为。这件事情即使张维为... 我 10 年前开始讲美国的真相的时候,他懂不懂?他并不懂。后来我的博客的读者常常私下跟我联系,抱怨说看到有别人抄袭我的文章。我每次都说我写博客是为了公益,任何...我当然希望引用的人能够注明出处,但是即使不注明出处,这种抄袭也是...
唐湘龙 01:06:59 帮助公益,是有帮助的。
王孟源 01:07:01 传播正确的认知。所以整体来说还是正面的,所以我都不追究。这里面就包括张维为。有人——这个大概是三四年前、四年前——有人就给我看张维为抄了一整段我的博文,我私下跟他讲没关系,帮忙传播正确认知是好事。但是帮忙传播正确认知是好事,拿着这个传播这些正确认知的公信力来胡说八道就不是好事。所以我今天要批评他。
客观评价,不能无限上纲
我再讲一个,在这边引申,这里的重点就是,你即使是有真正很可恶的坏人需要达到,需要解决,也不能够无限上纲胡说八道。我这里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文革。毛泽东搞文革,是他是所谓权力斗争吗?不是,他是真正的看到当时官僚开始腐化有以权谋私的问题,但是它无限上纲以后的结果是什么,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脱离现实。这也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你批评人家可以,但是你不能够无限上纲,脱离现实。最终还是要根据科学辩证,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对不对?他们即使是撒谎的惯犯,也不一定是每一句话都是假,我也不一定是每一个谎言都是他们讲的,也不一定是他们讲的都是谎言。
第二个例子就是我刚刚提到的女权,这个我们刚刚讲姜萍的时候也提到。我刚刚提到男女是先天上就有差别,但是也有后天的惯性。这里面后天的加强惯性就是说女孩子就应该玩洋娃娃,然后女孩子就不应该做数学。这里面又分两种,一种是恶意的,另外一种是善意的。善意的就是,我并不是歧视你,我只是觉得你就应该这样子,但是也有恶意的。美国的女权运动在什么时候真正的普及? 1980 年代。那时候刚好是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当时的美国女性是不是有斗争的动力?有,真的有。她们一生之中有 1/4 的机会被强奸,这是一个非常男女不平的社会。尤其在职场里面的性霸凌非常的普遍。我那个时候, 80 年代、90 年代投资银行里面还有所谓的 boom boom room。Boom Boom Room 是什么意思?就是男性的主管会把年轻漂亮的女性关到一个小房间里面,然后去上下其手。
但是你要解决这些事情能不能够,是不是就可以无限地斗争?不是,你不能够揠苗助长。MIT…像是姜萍这样子的,她既然能够考出这种分数,我们可以因为她是女生而特别关注,但是我们不能够因为女生而把她的名字往前调。她是第 12 名,但是我们不能够把她的第 12 名改成第一名,因为她是女生,对不对?但是美国在 1989 年就这样做了,这是白左的政策之一。我为什么知道?我是第一手知道的,因为我那个时候刚好在哈佛,我的室友是 MIT 大一物理的助教。然后 1989 年有一天他跑回来,他在那边面破口大骂。他骂什么?他说在那之前 MIT 是照你的分数收学生,不在乎你(的性别)...但是结果就是只有 1/10 不到的学生是女孩子。应该就很明显,在 1989 年他们一下子改成有 40% 的学生是女孩子。怎么改的?不同的分数标准,性别加分。那我这个助教朋友,他回来骂这都是白痴,连最基本的微分都不会做。这样合不合理?但是你想想看,那已经是 35 年前,接下来我的小孩在过去这四年在念大学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他去参加,要参加社团的时候,这个是学术性的社团,结果就是跟就业会有影响的。结果一进去以后,那些社团里面都是一些黑人跟一些女孩子,然后他就开始拿出他自己的履历表,然后开始说他自己有什么种成就,其中就提到奥数。然后那些面谈的人——就是整个那个社团的主管,就说你怎么能够谈数学,这是歧视女性,这也歧视黑人!
那你想想看,当你这种可以无限上纲的事情,不合理的事情变成被正当化之后,就会有人其中牟利,对不对?像张维为他为什么会扯到中西医?因为这个话题对他的名利有关系。他现在其实是一个网红。女权这件事情是不是变成一个谋取私利的管道?
黑神话悟空
一个礼拜前刚好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很有名的事件,但是你这个年纪的读者可能没出来,因为他是跟那个游戏有关的...
唐湘龙 01:14:19 我知道你说的,《黑神话:悟空》。
王孟源 01:14:22 怕你没听过?很好。
唐湘龙 01:14:23 知道《黑神话:悟空》,我还在节目上谈过,我很注意这条新闻哪。我就说那个在一个游戏上面玩政治正确。刚刚孟源提到的其实很多在政治正确基本上面都是逻辑的反证,都是在推翻逻辑的正确。要你忽略逻辑上的正确、事实的正确,而要接受某种政治价值高于一切。
王孟源 01:14:52 错误的,你推翻错误的政治价值,不能够用相反的政治价值来对抗,必须要以事实逻辑、科学真相来对抗,对不对?要不然脱节以后就是过犹不及啊。刚刚我们讲的这个。
唐湘龙 01:15:10 《黑神话:悟空》,是吧?
王孟源 01:15:12 《黑神话:悟空》,对。我跟读者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是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慢慢地文化开始外射。有很多事情大家不注意的,其实在国际上影响力很大,两年前我注意到有一篇文章,他说日本的年轻一代对中国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猜猜是什么?是他们的化妆术。中国因为现在都有 TikTok 那个化妆,还有 YouTube 的化妆(视频)。
唐湘龙 01:15:46 对对,没错,我也会常看。
王孟源 01:15:49 他们发现那个中国的化妆术独树一帜,那简直是易容术。
唐湘龙 01:15:53 真的是,简直是易容术。
王孟源 01:15:57 对。所以你不要小看这些东西,经济发展以后大家都去搞一些细节,然后你只要够专业,在国际上就会受到追捧。然后这个《黑神话:悟空》就是中国游戏界可能是第一神作。还没有正式发行,但是它预售的那个示范非常的好看,所以国际上很关注。但是莫名其妙的就从美国来了一大堆非常负面的评论,而且这个评论的重点就是说他们的主管或者是那个内容不够尊重女性。然后就有人揭露是因为他们被勒索了几百万美元——就是那个所谓的 DEI 顾问。DEI 是什么?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这是美国现在的 buzzword。我们现在看到美国的电视,还有那个游戏里面莫名其妙的主角都变成黑人,然后那个只要是女孩子就都是英雄,男孩子都是混蛋。这个就是由这些顾问... 它摧毁你的这个内容,而且还要跟你拿钱。那他们是不是真的勒索《黑神话:悟空》这个公司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的确是以这个勒索作为他们的商业逻辑。因为那个公司叫做 Sweet baby Inc。他们的 CEO 在两年前公开地承认,甚至公开地鼓动其他人帮忙他们去勒索这些人。
唐湘龙 01:17:54 没错,而确实也有一些人在干这种事情,帮忙他。
王孟源 01:17:58 确实有人在干这种,确实这就是他们的生意逻辑。所以我今天要讲的除了中国的智库需要自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大家要尊重逻辑辩证的规则。
唐湘龙 01:18:21 好,因为时间关系,孟源最后会 Ending 在这里我还很讶异。因为其实我这个礼拜我最关注的就是姜萍跟孙悟空。我就关心这两件事,因为我觉得这两件事情所牵涉到的文化面向,姜萍所牵涉到的是大陆内部的教育体系里面长时间以来已经的教条化甚至阶级化的教育问题,姜萍有可能成为大家热烈讨论之后,尝试去调整跟改变的一个触媒。那孙悟空是中国对外的,就像你讲的,就中国文化够强的时候,他开始外射之后,老实讲就是说在亚洲的,就是说儒家文化圈子里面对中国最熟悉的人物就是三国演义跟西游记里面的这些的妖魔鬼怪,跟三国演义里面人物都耳熟能想离开了儒家文化圈里面的最熟悉的大概就孙悟空了。其实其他的大概孙悟空在西方人里面的认识的,这个就是说的熟悉度可能跟孔子差不多,所以孙悟空本身的这种外射能力,中国千万不要低估了。这件事情当他黑孙悟空的时候。
王孟源 01:19:35 我就跟你讲,我认为《黑神话:悟空》一个游戏它对中国文化外溢的跟中国形象的贡献,超过中宣部在过去 40 年。
唐湘龙 01:19:47 我完全同意。所以我觉得这两件事情是这个礼拜最重要的两件事,其他什么辩论等等,老实讲,对我来讲真的没有这么的重要。好,今天时间的关系了,我因为我觉得最后的那个 ending 刚好是我这个礼拜。
王孟源 01:20:04 我没有想到你也会注意。
提问
唐湘龙 01:20:06 有有有,我非常注意,因为这件事情我觉得从一个我文化观察的角度来讲太重要了。好了,感谢呢我们一些的观众朋友的分享来。
读者:王博士你好,他说今年小孩子要小六,要升国中了。他说你是数理的学霸,请教你国中阶段的数理知识,你建议重点应该在哪个部分?如何学好数理化,你有什么简单建议吗?
王孟源 01:20:43 重点是培养兴趣。这一代的学生除了教改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之外,还有就是手机的普及让他们很难专心的。我真的,在我那年纪,你就算想要鬼混,也很难鬼混,对不对?我平常要花什么...有零碎的时间要消遣的话,就是跑到书局去找书看。现在的小孩子完全都不一样,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家长特别累。那你只好多盯,然后多教导。我自己带小孩带的很累,但是我跟你讲一件事情——因为我退休、提早退休其实有很大的原因是为了要带小孩——但是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他(这个月,上个月底)大概一个月前到中国去了一趟,一共三个礼拜。他是自己去找朋友,所以我也没有怎么安排他的行程。但是后来到这个月初的时候,他给我打电话,不是打电话给我送Text,送那个短信,说我现在人在天安门,我说你怎么跑到北京去了?我都不晓得,哈哈哈。然后他说:我在天安门等他们的升旗典礼——他熬夜等升旗典礼——然后他跟我说这边的警卫好有趣哦,他说他们是第一次看到美国护照。就是说像他这样子美国出生的人跑去天安门广场等升旗很少,那两个警卫从来没有看过。所以我这样子教出来的儿子,我觉得我的家教算不错。
唐湘龙 01:22:37 就是我觉得我发偶尔跟我王孟源谈到他的一些的亲子教养。不过我说实在,你在讲你小时候的那种的学习的兴趣、经验等等等,讲就算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仍然认为王孟源的那种的学习态度是个怪胎。
王孟源 01:23:00 等等,运动员顶多到 30 岁就过了巅峰了,但是我们这种靠脑力或智力吃饭的人可以一直吃到 65岁。
唐湘龙 01:23:13 我知道,可是我说能会像你这样去专注在你的脑力的开发跟锻炼的。我说在我们的时代,任何一个时代来讲,你都是少数中的少数。
王孟源 01:23:23 我问你,你如果是一个绝世美女的话,你会不会注意化妆跟保养?
唐湘龙 01:23:28 会,但是我……
王孟源 01:23:30 不是我...我也认为...我从小到大每一个师长都跟我讲你天赋这样子不要辜负它,所以我就做了。第一个我希望我把我的智慧贡献给公益,第二个我要继续发展我的知识跟认知。
唐湘龙 01:23:45 很好,对,我只说我说天分跟努力跟对自己的认知,这三件事情都非常重要。
读者:请教龙哥跟王博士,民进党把开火权下放到连长,我不认为他们真的那么蠢,不懂基本的管理原则,既然不是蠢就是坏,是要故意引战,又不承认下令开火的责任。巴拉巴拉巴拉。好,这是今天,这因为这不是我们今天谈的重点,我改天再找其他的栏目再回。
王孟源 01:24:16 李登辉要推翻以前台湾的名义,第一步就是要反智,推翻台湾的逻辑教育。所以没错,我刚刚批评中国的教育部没有逻辑教育,其实台湾的教育乱象更糟糕。
唐湘龙 01:24:32 这些都是我们在做知识工作,或者我自己在公共媒体平台工作的时候,其实我会很小心自己避免犯这种错误。
读者:节目开始我们不是要前天一个论坛把该讨论的都讨论了,请问你是在哪一个论坛?你能说一下吗?是什么?你在节目一开始的时候,你说你前几天参加了一个座谈会,一个论坛,他在问说那个座谈会是个怎么样的座谈会?在哪里可以听到一个。
王孟源 01:25:08 学术性的座谈会,一个智库,大陆的智库所举办的。
唐湘龙 01:25:12 但是可以,实际上现在可以听得到吗。
王孟源 01:25:16 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公开,我想他们实际上是一个私下的,但是他们是不是会发行对群众开放的视频?我不知道。
唐湘龙 01:25:33 我判断是不会,因为我知道我王孟源常常受邀参加一些比较私下比较低调供内参的,就认真在讨论事情座谈会,不过这种东西大部分都不会在公开的网络上传播,所以上次王孟源回来演讲的时候我热烈推荐。所以可能有很多那听友跑去听王孟源的演讲。
读者:想起身边有钱有势的家庭,给小孩子转国籍,以华侨身份参加高考,所以很认同王老师的观点。
唐湘龙 01:26:03 改革开放初期的大陆,高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现在的高考更多的是在拼背景。我们就在避免这件事,这事情因为王孟源也和我的时代,我们在念书的时候,我说的就是你能不能考得好全看你,全靠你。你知道考试会有点运气的成分,可基本上就是你自己的努力的成果会在上面,然后你自己的天分会在上面,跟你爸爸是没有关系的,跟你的人脉是没有关系的。
听众: 30 年前他曾经获得资格参加奥数竞赛,不过当时有身为数学系老师的亲戚说那是不正常的数学教育模式,因此在找不到训练资源的情况之下,到考场到此一游。那他在问说,请问王博士对于奥数的数学竞赛本身的举办目的跟意义,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王孟源 01:27:15 现在已经钻牛角尖了,就是正因为它可以加分,所以越来越多的额外的资源投入。在我参加的时候,我也是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我甚至连一本书都没有看过,专门的书都没有,所以那个时候真的就是全凭你的天分。现在我刚刚讲过,现在你除了光有天分还不够,还必须要有专业的训练。那这个训练方面就是在拼资源了。就是在...所以在姜萍这个例子,除了她本身的天分之外,她能够很幸运地遇到一个教练,一个称职的教练,这个也是很特别的。
不过我要说一下,教育界原本就有很多那种有理想的人,他们愿意去当高中、或者国中或者高中的老师。我自己的弟弟也是这样子,他是真正为了利他的理想而牺牲自己啊,然后选择教育,为什么?因为当老师,你这个成果是在眼前。你看到的那些受惠的那些人,你利他的受惠者就是自己成天相处的那些小孩子,所以最直接。所以通常是……我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老师都是好人,但是我是说特别利他的人有选择当老师的趋势。
唐湘龙 01:28:45 对,我也,我个人,我私下也常常讲,我说其实对我这一生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几个高中老师,在我的关键的青春阶段的时候,我觉得他们的教育对我影响非常大...
好,感谢今天所有的听众朋友,和王孟源...我们离开了所有的这些的新闻实事议题,回到一些文化面的观察。但是对大陆的姜萍或者是《黑神话:悟空》的这两件事情的讨论,以及在大陆现在的一般的这种的智库,或者说是媒体的讨论风气里面所存在的几个问题。不管你听了之后你认不认同,可是我们面对问题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一个科学化的精神。
感谢今天当然大家,可能很多人在关注拜登和这个川普的辩论的时候,仍然专注聆听了王孟源讲话的,感谢。好,那我们就下个月的时候见,感谢孟源,拜拜。再见。